分论坛报告信息
当前位置: 成人直播 > CEAIS 2025 > 分论坛报告信息

成人直播
分论坛及论坛主席
论坛1:具身智能基础模型I
丁 宁(成人直播 教授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)
张祥雨(跃星辰首席科学家)
论坛2:具身智能基础模型II
黄 高 (清华大学副教授)
王楠楠(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)
论坛3: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I
孙宏滨(成人直播 教授,成人直播 副院长)
韩 军(复旦大学教授,SKLICS(全国重)IP创新中心主任)
论坛4: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II
孙宏滨(成人直播 教授,成人直播 副院长)
韩 军(复旦大学教授,SKLICS(全国重)IP创新中心主任)
论坛5:网联具身智能
程 翔(北京大学教授,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)
崔曙光(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,IEEE Fellow)
郑心湖(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副研究员)
论坛6: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
王 钢(北京理工大学教授)
李一航(京东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)
论坛7:具身智能驾驶
胡云峰(吉林大学教授,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)
王 萍(吉林大学教授)
论坛8:人形与仿生机器人
刘成菊(同济大学教授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)
朱秋国(浙江大学副教授,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)
论坛9:具身智能自动化实验室
孙明俊(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)
论坛10:具身智能标准化
魏 凯(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所所长)
论坛11:机器人传感器
赵立波(成人直播 教授,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)
林启敬(成人直播 教授,智能传感与系统研究所所长)
论坛12:情感具身智能
刘小峰(河海大学教授,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)
论坛13:具身智能教育实践
潘建国(上海师范大学教授,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)
安 康(上海师范大学教授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)
论坛14:具身智能康护机器人
程 洪(电子科技大学教授)
王东林(西湖大学研究员)
胡秀英(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)
论坛15:博士生论坛
蒋卓谦(成人直播 博士生)
张 雯(成人直播 博士生)
分论坛报告
论坛1:具身智能基础模型I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3:30-13:50 |
西湖机器人运动操作大模型工作介绍 |
王东林 |
13:50-14:10 |
星火大模型技术进展及具身机器人应用探索 |
王士进 |
14:10-14:30 |
具身大模型:驱动机器人进入通用智能新时代 |
郭彦东 |
14:30-14:50 |
迈向推理时代——长思维链机理及应用 |
车万翔 |
14:50-15:10 |
从SLAP框架到TAIROS具身智能大模型 |
田野 |
15:10-15:30 |
大模型涌现能力的探索 |
丁宁 |
论坛2:具身智能基础模型II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6:00-16:20 |
形态与行为协同增效的具身智能 |
刘华平 |
16:20-16:40 |
具身大模型面面观 |
蒋树强 |
16:40-17:00 |
世界模型的十字路口:表征学习还是环境建模? |
张兆翔 |
17:00-17:20 |
空间智能驱动的具身世界模型 |
徐凯 |
17:20-17:40 |
开放环境下智能无人机感知规划 |
刘偲 |
17:40-18:00 |
Robotic Manipulation from Word Model Perspective |
李弘扬 |
论坛3: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I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3:30-13:50 |
硅基单光子激光雷达传感器与具体智能 |
朱樟明 |
13:50-14:10 |
高算力芯片发展路径探讨 |
尹首一 |
14:10-14:30 |
面向具身智能的生成式感知处理芯片 |
刘勇攀 |
14:30-14:50 |
大模型时代下的具身智能计算平台 |
贺光辉 |
14:50-15:10 |
面向具身智能的芯片敏捷设计与优化方法 |
卓成 |
15:10-15:30 |
智能EDA,计算一切电路 |
杨军 |
论坛4: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II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6:00-16:20 |
面向具身神经智能的类脑计算系统 |
王源 |
16:20-16:40 |
低功耗智能计算芯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|
虞志益 |
16:40-17:00 |
玄铁RISC-V AI全栈技术拓展算力生态边界 |
李春强 |
17:00-17:20 |
面向边缘AI推理的SRAM存内计算芯片设计 |
吴秀龙 |
17:20-17:40 |
面向具身智能的高能效视觉定位芯片设计 |
周军 |
17:40-18:00 |
开源RISC-V处理器的技术创新 |
孟建熠 |
论坛5:网联具身智能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3:30-13:50 |
航天器在轨服务遥操作技术进展及展望 |
黄攀峰 |
13:50-14:10 |
群体具身智能系统分布式优化与博弈 |
温广辉 |
14:10-14:30 |
具身协同智能:从高效推理到持续学习 |
舒元超 |
14:30-14:50 |
网联低空智能体:机器联觉赋能跨域协同认知与规划 |
张荣庆 |
14:50-15:10 |
多智能体系统的可验证学习规划方法 |
国萌 |
15:10-15:30 |
多模态增强3D理解及在网联自驾及具身场景应用 |
李镇 |
论坛6: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6:00-16:20 |
内镜具身智能手术导航研究进展 |
杨健 |
16:20-16:40 |
基于动态系统方法的机器人技能学习 |
程龙 |
16:40-17:00 |
走向大模型时代的智能系统感知与决策探索 |
李坚强 |
17:00-17:20 |
从大语言模型走向多模态数字人与具身智能 |
何晓冬 |
17:20-17:40 |
具身智能安全攻防与评测 |
刘祥龙 |
17:40-18:00 |
面向具身场景的空间智能技术 |
龙霄潇 |
论坛7:具身智能驾驶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3:30-13:50 |
自动驾驶汽车决控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|
高镇海 |
13:50-14:10 |
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感知、决策与控制技术 |
殷国栋 |
14:10-14:30 |
开放混合车流环境下的全域情境理解、预测与控制 |
方浩 |
14:30-14:50 |
无人驾驶具身交互智能 |
马楠 |
14:50-15:10 |
自动驾驶汽车的终生学习和测试 |
李力 |
15:10-15:30 |
如何构建到底盘控制动作的驾驶端到端网络模型 |
高炳钊 |
论坛8:人形与仿生机器人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论坛11:机器人传感器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6:00-16:20 |
精神疾病脑电生物标志物研发及临床转化 |
吴畏 |
16:20-16:40 |
适应性社交行为的神经基础 |
李莹 |
16:40-17:00 |
超分辨率触觉感知理论及应用 |
孙环波 |
17:00-17:20 |
面向情绪感知与调控的智慧照明 |
夏岭 |
17:20-17:40 |
具身智能时代的脑控机器人技术初探 |
张治国 |
17:40-18:00 |
迈向具身高情商智能体 |
郑子隆 |
论坛13:具身智能教育实践
时间 |
报告题目 |
嘉宾 |
13:30-13:50 |
具身智能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|
丁文霞 |
13:50-14:10 |
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工科创系列课程实践 |
李元龙 |
14:10-14:30 |
打造一流机器人学科竞赛,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 |
肖军浩 |
14:30-14:50 |
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现 |
刘成菊 |
14:50-15:10 |
具身智能机器人全栈技术产教融合建设 |
任光辉 |
15:10-15:30 |
具身智能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|
安康 |
持续更新中,尽请期待......